2015-07-13 12:44:13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╱即時報導
過去心智障礙者到醫院看病,因看診時間短,受到的照顧品質不足。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今年7月啟動「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」,補助5家醫院,要求為18歲以下心智障礙者設置特別門診,每次看診最少20分鐘,還要跨出院外,到學校、身障機構建立雙向轉診模式,讓關懷從門診延續到社區。
不過,「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」要求看診時間延長,代表一位醫師須減少門診病患數量,醫師人力可能不足。
衛福部心口司長陳快樂表示,將補助參加計畫的五家醫院每半年約270餘萬元,包括台北榮總、林口長庚、草屯療養院、成大醫院和高雄凱旋醫院,各院須聘僱更多專責精神科醫師、心理師和個案管理師,提供整合性精神醫療服務,服務將遍及18縣市,計畫順利將推至全國。
陳快樂說,全國領有心智障礙手冊者將近3萬人,但還有很多人尚未確診、沒領手冊。衛福部心口司科長賴淑玲表示,受補助醫院要主動和轄區學校、身障機構連線,安排固定時間過去服務孩子,有必要時須和家長溝通,轉介孩子到院看診、早期療育。
全站熱搜